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同比去年疫情期間,今年全國各行各業都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其中也包含了我們的紡織行業。但就紡織行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的漲幅變化整體并不成比例,收入和成本同比去年都上漲了近20%左右,但利潤僅僅上漲了2.3%。而服裝行業收入、成本和利潤的漲幅都在13%左右,前后相差不大。
也就是說服裝行業成本大幅上漲的同時,利潤也在同步擴大,而紡織行業同樣面對暴漲的成本,卻無法通過漲價來擴大利潤,因此利潤增長僅有2.3%而已。
上游原料價格暴漲
下游訂單卻一般
上半年紡織整條產業鏈最亮眼的環節就是聚酯廠家了,《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于8月2日發布,紡織化工類企業排名大幅提升,同時還有不少新進企業。其中恒力集團是中國紡織行業中排名最高位列67位,而浙江榮盛控股集團(255位)則是首次上榜,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11位)上升超過百位,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282位)、浙江恒逸集團(309位)。
其他聚酯廠家也都經歷著銷售猛增、利潤翻倍的火熱局面。但與原料廠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下游紡織訂單整體行情一般。
據彈性面料商透露,他們今年的訂單比去年好多了,但市場還遠沒有旺季的火爆。因此,當上游原料,特別是氨綸的價格翻倍時,他們的面料價格就跟不上了,客戶也不接受漲價。為了維持利潤,他們無法在原材料和面料上努力工作,只能在印染成本上尋找出路。因此,他們只能在偏遠的周邊地區找到一些印染工廠,這增加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與有訂單和利潤的紡織企業相比,市場上有些企業不如去年。據某品牌服裝供應商稱,他們的客戶主要來自歐洲。去年他們的訂單比正常年份下降了50%,但今年的市場并沒有好轉,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另一家家紡面料制造商也表示,今年的訂單比去年減少了20%-30%。
疫情還在肆虐
9、10月旺季成未知數
去年,雖然新冠病毒處于強勢狀態,但在經歷了7、8月份的高溫之后,全球疫情有所好轉。因此,國內紡織品市場得到了喘息之機,大量訂單下達,織造、印染業務繁忙。然而,近期全球疫情在高溫天氣下再次爆發,新型德爾塔病毒似乎完全忽視了高溫天氣的影響,各國主要感染病例以新毒株為主。因此,南亞、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國家和城市再次關閉,開封日期推遲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對于即將到來的紡織傳統旺季來說,這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過去8月是淡季,但不斷的發現各種樣品并進行校對,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做準備,但今年市場相對平靜。據市場上一家紡織品商店的負責人說,最近市場上找樣品的人很少。他們沒有新客戶,所有的訂單都來自多年的老客戶。
處于疫情漩渦中的歐美市場,在城市關閉和停產的打擊下,很難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紡織生產上。前期沒有打樣放樣,后期很難下實質性訂單。
再加上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必然會影響到紡織生產。旺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今年年初不是繁榮的紡織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后,導致的高成本年前收到的訂單無法正常生產,和一些訂單只能推遲和取消。在淡季,原材料的價格每周上漲幾次。如果在旺季有福的話,上漲會更加劇烈,所以下半年的市場很可能會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沖擊。(印染人綜合布工廠、綢都網、化纖頭條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