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文化和旅游部以及教育部,相繼發布赴澳安全提醒稱,因當前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特此提醒中國公民,在澳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慎重選擇赴澳。
兩部門發布安全提醒和留學預警
除了對華人的種族歧視和襲擊事件外,澳大利亞國內近期又開始將目光對準了“中國制造”。
近期,一個中國制造的環保袋,在澳大利亞引起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當地新聞報道
事件起因是由于澳大利亞本土超市巨頭Woolworths,開始使用新型環保紙袋。該紙袋售價低廉,只需要20澳分,承重則達到6公斤。
但部分澳大利亞消費者卻對此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因為在袋子底部,明確注明了“中國制造”。
中國制造的環保紙袋
隨后,Woolworths的CEO通過官方回應了部分消費者的訴求,其表示,正在尋找澳大利亞本土的紙袋制造商。
但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告訴當地媒體,其實他們也很想在本土采購,但澳大利亞國內沒有制造商能夠制造該類產品。
澳大利亞工人工會(The Australian Workers Union)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88%受訪者,認同應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改為購買本地產品;68%受訪者認為,比起疫情爆發前,他們現在更愿意購買澳大利亞本地生產品;82%人認為,即使澳大利亞本土產品(如鋼鐵)價格更高,政府也應該采用。
澳大利亞工人工會秘書Daniel Walton表示:“現在有更多澳大利亞人希望,必需品是在本地制造,而不想依賴中國。”
此外,澳大利亞政府也表示,疫情之后,澳大利亞企業擺脫中國制造業將“不可避免”。
澳大利亞工業部部長Karen Andrews稱,疫情為重振澳大利亞制造業“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遇”。
她說:“疫情暴露了我們對另一個國家已經過度依賴,不論依賴的是哪個國家,這都不是一件好事,我們不能再次陷入類似境地。”
不過,澳大利亞商會大中華區總監Sara Cheng認為,目前澳大利亞經濟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存在一定困難。
她表示:“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需要創利潤,就需要找到成本最低、供應鏈和供應時間都能保證的生產企業,也需要找到一個不斷迅速發展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澳大利亞企業還是需要中國的供應鏈,也需要中國的市場。”
法新社曾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中澳之間2019年的貿易總額,達到1360億歐元(約合10909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澳大利亞與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新加坡四國貿易額的總和。
不過在當前形勢下,一些澳大利亞企業迫于民情,也有可能轉移采購方向,在此提醒專注于澳大利亞市場的外貿人,近期請及時關注相關消息,以免產生損失。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編輯:化纖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