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中國經濟網、環球網
當地時間 29 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聲明稱,已取消對香港的特殊相關待遇,包括暫停出口許可證豁免,并正在進行差別待遇評估。
聲明指出,隨著香港采取新的安全措施,美國敏感技術將被轉移給中國解放軍或國家安全部的風險增加。美國拒絕承擔有關的風險,因此決定撤銷香港的特殊地位。
對此,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任何制裁行動都不會嚇怕特區政府,若國家有反制措施,特區政府一定會全面配合。
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很久以前已對美國的制裁行動作出評估,因為“有些人”時常乞求美國制裁香港。評估結論是香港對相關產品用量不多,(美方)措施雖帶來少許不便,但產品有其他替代品,相關行業亦已大部分設于內地。至于對香港打造創科中心有什么影響暫時難以評估,但相信影響不會太大。
據環球網報道:
從貿易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由香港基本法賦予并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并非是美國或其他某個國家“恩賜”。過去10年,美國在香港賺取的貿易順差是其全球貿易伙伴中最高的,總額達2970億美元。
香港向美國出口的貨物,絕大部分是中國內地產品的轉口貿易,因過去兩年中美經貿摩擦已經受到影響,因此美國單方面取消對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待遇對上述轉口貿易影響十分有限。其他香港對美出口的本地產品總金額每年只有約37億港元,占香港總出口額不到0.1%,微不足道。相反,香港從美國進口的很多東西,比如每年高達240多億港元的美國牛肉、紅酒等食品,完全可以找到替代來源。
從投資看,截至2018年底,香港對美直接投資累計約1100億港元,而美國對香港的直接投資約為2900億港元。如果美國凍結香港在美資產,香港損失總體可控,但美國卻不得不考慮其在港資產和利益的損失。
證券投資方面,港股每天成交額的40%是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雙向交易,其中美國證券公司份額約占1/3。如果美國證券公司無法參與這部分交易,就會失去投資中國內地的巨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