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以來,受困于終端消費需求不振與上游原料價格走低,滌綸長絲陷入明顯的陰跌態勢。在此情況下,聚酯工廠只能通過降價促銷的手段進行去庫。
但隨著價格進入低點,滌綸長絲開始陷入漲不上去,跌不下來的“兩頭堵”局面。
滌絲價格已處低位
據隆眾資訊統計,截止至12月4日,滌綸長絲POY150D/48F報6675,FDY150D/96F報7300,DTY150D/48F報8225,POY利潤在-155.89,FDY利潤在119.12,DTY利潤在350,從POY150D/48F近五年數據來看,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際原油大跌,滌綸長絲價格低位,當前滌綸長絲價格也已經處在四年低位,使得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這將是支撐滌綸長絲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因此從聚酯工廠的角度而言,滌綸長絲未來的價格下跌的空間已然不大。然而另一方面,下游的市場需求又難以支撐滌綸長絲價格的上漲。
下游需求出現下滑
12月,滌綸長絲下游需求或繼續轉弱。
據了解,部分織造企業計劃在12月中下旬停工放假,預計12月下旬織造開機率或明顯下滑。部分加彈企業計劃2025年1月份停機放年假,預計元旦前后,加彈開機率明顯下滑。因此12月,下游工廠原料備貨數量要看滌綸長絲市場價格是否足夠低,以及觀察內銷坯布翻單情況以及外貿訂單下達情況。
也有各地區的主流織造工廠表示,會邊生產庫存,邊等待新訂單下達,盡量維持至1月份再停工放假。因為主流加彈和織造工廠從上游原料供應到下游面料深加工以及固定老客戶體量方面都有優勢,所以現金流壓力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強。受此影響,12月滌綸長絲需求將明顯下降,不能給上游的滌絲起到支撐作用。
然而好消息是,和織造企業“各自為戰”不同,上游聚酯工廠的產能相對更為集中。
產能相對集中
2021年后滌綸長絲行業產能加速增長,且擴能多為龍頭企業完成。由于2021年長絲行業景氣度可觀,產品利潤較好,行業開啟了新一輪擴產周期。行業原本計劃在2022年投產的裝置由于市場行情的原因,部分延后至2023年,使得2023年產能集中投放,2023年中國滌綸長絲行業產能約為4316萬噸,同比上升10.75%。滌綸長絲行業產能CR6(桐昆股份、新鳳鳴、盛虹集團、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榮盛石化)目前已達到74%。
進入20204年后,滌綸長絲產能增速放緩,聚酯產能增長向瓶片端轉移。
截至目前年內聚酯瓶片投產330萬噸,占國內投產總量的58%。聚酯切片、滌綸長絲分列二、三位,分別占到年內聚酯投產總量的17%和15%。在瓶片新增產能超越滌綸長絲之前,國內滌綸長絲一直是國內聚酯行業新增產能最多的產品。
或將限產保價
當前滌綸長絲當前行業開工率在88.87%高位,疊加產能的不斷投放,供應量較前兩年明顯走高。12月內,盛元新產能繼續釋放,且無裝置存在明確檢修計劃,預期供應壓力不減。
截至11月28日,POY工廠庫存在17.3天,FDY工廠庫存在21.8天,DTY庫存在24.9天。
隨著滌綸長絲庫存逐步積累及下游需求的不斷萎縮,聚酯工廠或許又將選擇限產的方式進行保價。
來源 | 聚酯圈、隆眾資訊、華經產業研究院、網絡、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