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加征15%關稅!棉花關稅政策突變,紡織產業鏈“地震”,市場格局或將重寫!
發布時間:2025-03-07 09:25:34點擊數:14
2025 年 3 月 3 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 10% 關稅。作為回應,3 月 4 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 2025 年 3 月 10 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包括對棉花加征 15% 關稅。這一系列舉措在棉花市場引發了 “多米諾效應”,并對化纖產業產生了潛在影響。美國是中國棉花的重要進口來源國之一,2024 年中國進口美國棉花總量達 88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 33%。然而,此次加征關稅使得美國棉花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大幅上升,其價格競爭力被削弱。一方面,中國紡織企業進口棉花的成本增加,這可能促使企業尋找其他替代來源,如印度、巴西等國的棉花。另一方面,美國棉花對中國的出口訂單量大幅下降,使得美國棉花的海外銷售渠道受阻。從全球棉花貿易格局來看,中國對美棉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正在重塑全球棉花貿易格局。巴西棉花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其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在增強對美國棉花的替代效應。據美國農業部(USDA)2 月全球棉花報告,2024/25 年度巴西棉花產量達到 370.1 萬噸,同比增長 52.9 萬噸,出口量預計達到 278.7 萬噸,同比增長 10.7 萬噸,巴西已正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棉花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對化纖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化纖作為棉花的替代品,在紡織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當棉花價格上漲或供應不穩定時,紡織企業可能會增加化纖的使用量。在此次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對美棉加征關稅可能導致國內棉花市場供應量減少,價格上升。這將使得化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吸引力,從而推動化纖產業的發展。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 2936.4 億美元,同比減少 8.1%,增速較 2022 年回落 10.6 個百分點,但累計降幅自 9 月以來逐步收窄。化纖行業近年來保持穩步增長,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穩步提升以及國際市場的拓展,化纖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然而,增速可能會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放緩。由于化纖產業的上游原料多為石油等化工產品,其價格和供應也受到國際油價和化工市場的影響。因此,化纖產業的發展不僅取決于自身的生產成本和質量,還與國際油價和化工市場的波動密切相關。此外,化纖產業的發展還受到環保政策和消費者需求的影響。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紡織品的環保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可能會促使化纖企業加大對環保技術研發的投入,生產出更加環保、可持續的化纖產品。中方對美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在棉花市場引發了 “多米諾效應”,并對化纖產業產生了潛在影響。在全球貿易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棉花和化纖產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加強對產業的引導和支持,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 | 化纖頭條人工智能中心、化纖邦
關鍵詞:聚酯纖維|大朗毛織|大朗紡織網|中紡圈|新型花式|漸變紗線|油畫|羊毛混紡